武术套路起自何时

武宗Kungfu 武宗Kungfu

微信号 ikunfing

功能介绍 我们崇尚“爱国、强身、正义、修己、互助、和平”之精神,强民族之精神须从强民族之体魄开始。 智者不匹夫,武者无懦夫,人人强则中国强! 天下武术宗成,名侠剑客一流。 我武古今功夫,心怀家国兴亡!


2020-10-29 收录于话题
↑ 关注
武宗
公众号,学天下武功秘笈!

一提起武术套路的起时,各家的说法未必相同。有的说∶”它起源武舞。在周朝。”有的认为”它起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。因为那时部落战争的兴起,为武技的定型奠定了基础。”也有的说∶”它起自春秋。因为古代的’车战’动作较简单,而步兵是春秋时开始出现的,也即步兵的出现,为武术套路开创了道路。”


武术套路是指一连串武术动作的连贯和合成,就其实质来说,它有统一性,完整性、间歇性三个特征。就其功能来说,又可分解为技击性、健身性和欣赏性三层。就其一个拳种、拳派来说,有的技击性强,如南拳中的江南短打、广东南拳、福建南拳等;有的重于健身,如众所周知的太极拳,五禽戏等;更有的欣赏性比较突出,如象形拳中的猴拳、鸭拳等,维妙维肖,活灵活现,又大方又含蓄。


说武术套路起自武舞的,认为武术在古代是以技击为主要形式存在的。不论刺、砍、斩、劈,不论打、踢、蹬、扫,也不论拿、摔、撞、砸,它们都是武术动作,都是以技击为本的。当古舞蹈吸收武术动作,并逐渐扩大后,才形成武舞,如公孙大娘的舞剑器行,等等,这就是萌芽状况的武术套路,它起源于周代。


认为武术套路起源于春秋战国的提出的主张是∶古代车战大多使用长武器,如戈的刺、挑、扫、压,干的挡、抵、抹、压,动作比较简单,难以形成套路(这只是和现代套路比较而言),直到步兵出现、发展,才逐渐创编”套路”,持此说的人认为步兵在春秋出现,套路也在此时发生。此说的另一根据∶套路来自瑶族的刀法,因为瑶人居山地,格斗必然以步战为战,他们使用的刀,有斩、劈、扫、压法。事见《春秋时期的步兵》。


再一种说法是∶套路起源于原始社会向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。部落战争出现后,双方在格斗中,远则使用弓箭、投掷器,近则使用长矛、棍棒等。有时,一个人需要对付好几个的进攻;当手中武器脚打落后,就必需徒手搏斗。战争实践向人们提出了技能技巧的要求,于是总结、训练,逐步形成了套路。持此说的人认为套路的出现早于商代。因为从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”8″字的出现;当时把武术运动称之为”伐”,《礼记·乐记注》∶”一击一刺为一伐。”《山海经·海外西经》的”大东之野,夏后氏于此舞九伐”,也即九个击刺动作的变化。


这三种说法,以最后一种有说服力,一则它有文字记载的依据,《礼记》、《山海经》等都是较为靠得住的古书。二则,它所断定的朝代最早。

到了春秋时期,武术套路已经有所发展,《吴越春秋·勾践阴谋》中所记载的”越女善剑”的事,虽然有些神化,但基本是可信的。到了汉代晋朝,不但有”集体矛舞”、”集体剑舞”,还有单人舞练”刀舞”、”戟舞”等。隋唐时,少林寺武艺的传播,更说明套路已经成熟。大约到宋代有”使拳”、”打拳”称呼套路的的记载,如耐得翁的《都城纪胜》、周密的《武林旧事》、孟元老的《东京梦华录》及吴自牧的《梦梁录》,都有这方面的记载。特别是宋太祖创编的三十二路长拳,是武术套路正式定型并向丰富、提高方面发展,是套路的一个转折点。元代是一个武术套路消沉的时代,因为蒙古人恐怕汉人造反,禁民间练武——即禁练套路。直到明代开禁之后,套路武术又出现新高潮,不但拳法、枪法、棍法、剑术等层出不穷,而且流派也多起来了,如武当、少林等门派名称都是此时开始的,甚至还冒出个”张三丰的方伎”,是内家拳的创始人,一时被搅得糊涂了。随着人口的增长,武术套路自清朝的乾隆之后,又出现了高潮,如黄百家的《内家拳法》的出版、大侠甘凤池的技击套路等。当然这些套路武术远远比不上今天的创编和发展。


综上所述,套路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是没有问题的。

 武宗主推荐阅读:

⊙ 国术·断骨残筋秘籍(慎用)

⊙ 国术·内外家出功夫之秘奥

⊙ 《八极凶猛》之《国术无双》

 国术·拳道丧失之原因

 国术·武功述谈

 《武学秘籍录·阵纪》· 技用篇

 武术前辈们是如何做到抖手人飞的

 《武学秘籍录·武编》· 拳论

 《拳经》· 外家少林宗法(精妙)

 少林《拳经》·口传百法

 国术 | 内家功夫探秘

 武者 | 国术入门之道

《武宗精粹》合集

⊙  《大国武者》原著

…更多功夫请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




消息
武宗已开放交流微信群
(以武结缘  会天下武友)


扫码↑加宗主微信,邀你入群

(入群报家门:派+习何拳)

我们励志于传扬中华武术,愿意与爱好武术的同道中人一同携手共促中华武术的传播与发扬!

习武爱好者QQ群号:813497508




武宗》的愿景是“智者不匹夫,武者无懦夫”,使命是“以武学打开世界”,价值观是“爱国、强身、正义、修己、互助、和平”。真正的中华武学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之道,包括易学、中医、兵法、儒释道之学等普世的民族文化。武有大小,大者卫国,小者卫民。武学不仅是大道、哲学,训练人的智、信、仁、勇、能,提高人整个生命的身心健康和质量,更是术学,掌握真正的武术技击能力是武术之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