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宗 | 永春白鹤拳·宗鹤拳的气与劲

胡金焕等
武宗Kungfu 武宗Kungfu

微信号 ikunfing

功能介绍 我们崇尚“爱国、强身、正义、修己、互助、和平”之精神,强民族之精神须从强民族之体魄开始。 智者不匹夫,武者无懦夫,人人强则中国强! 天下武术宗成,名侠剑客一流。 我武古今功夫,心怀家国兴亡!


2019-12-31 收录于话题
 关注
武宗
公众号,学天下武功秘笈!

鹤拳是福建南拳中的一种。

福建南拳有鹤拳、福建少林拳、罗汉拳犬拳、五祖拳、梅花拳、龙拳等。这些拳种各有特点,都有其独特的技击方法和健身效果。

鹤拳是南拳百花中的一秀。它的正宗是白鹤拳,相传由永春方氏七娘所创,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。它经过历代武术界前辈的实践和总结,又有所创新和发展,流传至今已演变为宗鹤(即宿鹤)、鸣鹤、飞鹤、食鹤(即朝鶴,又名痹鹤)等四种不同的拳种。

鹤拳作为的一种优秀传统拳术,多流传于永春、福州,福清、长乐、莆田、连江、宁德一帶,并经过华侨传到港澳和东南亚。

宗、鸣、飞、食四种鹤拳既然同出一源,它们在技法和训练要求方面就必然有许多共同之处。比如它们都讲三战为基本、都讲气沉丹田,练丹田功,以气补劲。技击时都要求内外合一,借助明暗二劲。在身法上都要求头顶、项稳、拔背、松肩、松腰、松胯、提裆吊肚。手法都要求五行变化,讲相生相克。步法都要求稳固,五点金落地,落地生根,等等。

但是,它们作为不同的拳种,又各有其特点和独到之处:宗鹤注重用“宗劲”,刚柔相济;鸣鹤以声催力,激烈勇猛;飞鹤舒展大方,动作形象;食鹤轻巧快捷,灵活多变。

宗、鸣、飞、食四种鹤拳,因各自特点的不同,对身法、步法、手法等方面也都有一些各不相同的要求。

(一)宗鹤拳的特点

宗鹤拳的最大特点是“宗”。“宗”是方言,难以用确切的文字来表达,只能说个大概。我们知道,狗从水里爬上岸时,身上总是发出一种弹科之劲,把身上的水在片刻之间弹掉、抖净。狗的这个动作叫“狗宗身”,这种弹抖之劲就叫“宗劲”。所以我们说,“宗”有“弹、抖、撞”的含义。

宗鹤拳在训练中就是要求练两臂弹抖之劲,撞抖之功,以及两腿缩绷之劲,要求做到:“两手如竹绳,两脚如车轮,进如猛虎出林,退如老猫伺鼠。”身法上则要求做到:“龟背鹤身,虾退狗宗身。

宗鹤拳在技击上的特点是:见力生力,见力化力,见力得力,见力弃力;注意不注气,注气不注力。手上讲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的五行变化,善用“断手”、“挪手”、“冲手”、“摔手”。腿上常用“返腿”、“踩腿”“扫腿”,讲渐打渐进,渐打渐退,讲闪躲带打。

宗鹤拳套路,共有一百零八个动作,分三战、四门、三点(方向打三点)、五梅花(套路、路线成梅花形)、鹤翅、五步等。其中主要是练三战。拳谚说:“要想宗鹤好,三战里面找。”故三战是宗鹤之本,宗鹤的奥妙大都在三战中。

宗鹤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,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吞、吐、浮、沉的气功运动。它的呼吸方法是从胸式呼吸引向腹式呼吸。由于训练时多以套路形式出现,就更加突出吞、吐、浮、沉,刚柔相济的特点,构成一种独待的运动方式,从外形和内在的精、气、神的讲究来说,都有它独到之处。

(二)宗鹤拳的气与劲

宗鹤拳用气,气沉丹田,注气不注力,注意更注气。而这“气”,按中医理论是指人体内能够运行变化的精微物质,有一定的运行路线。武术家认为,这种气的运行是可以锻炼的。练气这种功,就是气功,或叫内功。宗鹤拳就是要练这种气。

宗鹤拳所练的内功是一种丹田功。丹田可分为,上丹田、中丹田、下丹田。宗鹤着重练下丹田,即正中小腹的气海穴,在脐下一寸五分的地方。练时应气沉丹田,有节奏地呼吸,呼吸应当做到绵、细、深、匀、细、柔、有力,且意守丹田。就这样便丹田这个位置时松时紧,有节奏地进行腹式呼吸。

不断地进行这样的锻炼,日久会使你每当训练开始不久,就会感到腹内有一股暖气血在流动,全身会慢慢感到发热。这就是气血在人体内舒畅地循环流动,它循着经络,由丹田下行至足心(涌泉穴),然后上行经过背、颈,直到头顶(百会穴),再下行经颜面至丹田,成为椭圆形的周流形式。这种气血运行的速度很快,周而复始,不断循环。

在练丹田功时,腹部应当感到充实,并富有弹性,这样日久会使体肤变得极其坚韧,经得住相当分量的拳脚冲击。很多武术家在表演内功时,腹内经得起各种东西的冲击,其原因也就在这里。

在技击武术中,气能助力和劲。在发劲时,气还有助于稳定自己的重心,增强两足之间的力量,使之做到两足落地生根,稳固下盘,加大爆发力。故气不能集中于丹田后即呼出,而是集中在丹田,后由丹田贯串于足跟底,以气助力,再发于身体任何要出击的部位。这就是老一辈武术家们所说的“劲到脚底,浑身是劲”的道理。

练宗鹤拳还必须注意气贯丹田,出手出气,气行一贯,练时手对脚,也就是天对地,手——脚——气相连。

宗鹤拳所要求的是宗劲,而不是宗力。故动手就要有撞抖之劲,力由足起,劲由腰发,由腰部带动全身发出一种弹抖之劲。

宗鹤拳有明、暗劲之别,来源于明、暗气,明见于外形,暗潜于内在。两者的关系是气通过运行,调动了人体的内在功能,使各部器官发挥较大的机能,见于外形。这也是鹤拳的共性。

丹田功的训练还能起到祛病延年、强身保健的作用。由于丹田功练的是腹式呼吸,腹式呼吸深而长,它能使腹肌、腰肌、膈肌等机能都得到增强。根据现代的研究,腹式呼吸还可促进内脏运动,消除脏器郁血,促进新陈代谢和胃液、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,增进食欲,改善营养的吸收。同时,腹式呼吸还能促进静脉血回流到心脏,改善淋巴液的循环,同时,刺激神经系统,不断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。据临床观察,腹式呼吸可治疗呼吸、心血管系统、溃疡病、胃下垂、肠功能紊乱等多种疾病。长期练此功,可使人精神旺盛,面色红润,体格健壮。

宗鹤拳训练时只要能做好腹式张缩运动,做到呼吸深长有力、均匀沉细,注意力集中并意守丹田,就会很自然地把气血由丹田周流全身。练功时气由丹田发,以气催力,劲达两足,使之落地如生根。同时还必须注意身体各部器官密切配合,才能使劲再达到全身各个部位。

如果在训练时气吸进并集中于丹田后即直接呼出,身体各部没有进行任何配合,那就会影响练的效果或出现副作用,如动作笨重,不协调;练内功则会出现头昏脑胀,身病体羸等。而且,不拘内外功,都会出现服起红丝,气色黯败,筋骨不舒,神色不宁的现象。

 武宗主推荐阅读:

 功夫志 | 鹤拳创始人方七娘

《武宗精粹》合集

⊙  《大国武者》原著

…更多功夫请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



消息
武宗已开放交流微信群
(武术交流、功夫探讨、大师言论)


加武宗主微信,入群会高手

我们励志于传扬中华武术,也愿意与爱好武术的同道中人一同携手共促中华武术的传播与发扬!

还可加入QQ群:8134975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