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秘易筋经【第三势】

原创
禅海
武宗Kungfu 武宗Kungfu

微信号 ikunfing

功能介绍 我们崇尚“爱国、强身、正义、修己、互助、和平”之精神,强民族之精神须从强民族之体魄开始。 智者不匹夫,武者无懦夫,人人强则中国强! 天下武术宗成,名侠剑客一流。 我武古今功夫,心怀家国兴亡!


2017-11-01 收录于话题

【练法】

行第二势功夫既毕之后,略事休息,再续行第三势。

此势正立如前,先将两足分开,中间距离一尺左右,务须趾与跗成平线,忌作八字形。腿部宜运力下注,不可使稍有轻浮,否则,身体易于摇动,而至神气涣散也。昂头睁目,口闭牙接,鼓气腹中。

两手则讲拇指先屈至掌心,余四指则紧握拇指之外面。两臂垂直,双拳置大腿之两侧,拳心贴腿,拳背向外,臂部并不用力,拳亦握得极松。

略略停顿之后,即将两拳缓缓握紧,至极度为止;同时,运力于臂,使之下注,即用力将两臂挺直,使肘节突出,而气力易达于指掌指尖也(图4-3)。

略停片刻后,徐徐放松拳指,而回复原状。

如此,一紧一松为一度,共行四十九度,而第三势功夫毕矣。


【要点】

此势注力之点,在于拳臂。行气之法,一提一注,固与上势无所区别,但其间不同之处,亦不止一端:彼则并足,而此则分开;彼则伸直拇指,此则屈握拇指。要皆各有其用意者。夫两足分开,所以使下盘牢固,不易摇动也。握拇指于掌中,所以实拳心而易于着力也。臂向下挺,而突其肘节,所以使全臂之气力,下注于拳也。而各势之动作相异无几,在功效上则差异甚大也。

行功之际,除动作之外,尤须注意于神气之贯注,务使精神气力融会一起,达则全达,敛则全敛。若精神气力不相融,虽练百年,亦是无益,学者宜加意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