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行 | 艺人习武要有追求
蝉真
武宗Kungfu 武宗Kungfu
微信号 ikunfing
功能介绍 我们崇尚“爱国、强身、正义、修己、互助、和平”之精神,强民族之精神须从强民族之体魄开始。 智者不匹夫,武者无懦夫,人人强则中国强! 天下武术宗成,名侠剑客一流。 我武古今功夫,心怀家国兴亡!
2016-11-25 收录于话题
《追求》
那些出身梨园世家的演员在求艺过程中往往也要学习武术,甚至在大红大紫之后,还要从武术中汲取营养。这不单单是武行演员,文戏演员也不乏学武者。
最著名的是谭鑫培。谭鑫培的父亲谭志道是个唱老旦的演员。谭鑫培从小学习武生、老生。19 岁时在京东遵化马兰峪搭入吴阎王的“粥班”(赶场多、挣钱少),日子过得非常苦。更不幸的是,很快他的嗓子便“倒仓”了。嗓子一坏,便不能上台。有镖行的朋友建议他去给大户人家护院。当时谭鑫培还有些犹豫,担心一个唱戏的,干不了护院 的差使。可是那位朋友认为他是唱武生的,有武功,护院正合适。因为护院差使不重,还有空闲时间可以练功吊嗓。镖行的朋友给他介绍了丰润县姓史的大户(另一种说法是通州徐家)。当时谭鑫培在京东一带唱戏,由遵化至丰润实没多远,估计应是到丰润史家护院。
谭鑫培在护院期间曾有“单刀退贼”的传说。说他守夜时发现飞贼潜入史宅,谭鑫培一个跃身上房,大喝“休走!”贼人大惊,掷出飞刀,谭鑫培一手接刀,一手打出飞蝗石子,贼人着打,滚下房去,谭鑫培飞身下房,挺单刀擒住飞贼。这一段传说,笔者叙述简要,而在演艺人士嘴里则绘声绘色。
谭鑫培在史家护院一年多期间,拜能人为师,学会了少林拳脚、棍棒、刀法及蹿房越脊的功夫。还开始练习内功。所以,他守夜时,往往是挎一口单刀,背着紧背低头花装弩和一袋飞蝗石子。于是江湖人称“单刀小叫天”。“小叫天”是他做艺人时的艺名。后来他嗓子恢复,又回到戏班,逐渐成为伶界大王,菊坛领袖,这“单刀小叫天”的雅号仍不时被人提起。
享誉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学习武术,将武术技艺运用到京剧表演中的故事更是广为传颂了。其版本也有多种,一说梅兰芳的剑术、尚小云的猴拳是向会友镖局的镖师李尧臣学的,一说梅兰芳向形意名家傅剑秋学习武术,一说高紫云向梅兰芳传授了龙形太极和太极剑,一说李式(李瑞东)太极名家高瑞周曾任梅兰芳的武术教习,梅兰芳常练的剑术即李式太极十三剑。笔者还听说梅兰芳向上海米姓拳师学过武术,特别是双剑。看来梅先生喜好武术、学习武术,广为人知,曾向多位武术名家请教恐怕也不容置疑。但梅兰芳最早接受武术熏陶却是从他的姑丈秦稚芬那里。
秦稚芬曾做过演员,早年学的武旦,艺名五九。学艺期间他曾向天津有名的武术家、书法家魏铁珊学艺。据说魏铁珊传授高超武功给演员的只有秦稚芬一人。因此秦稚芬练得一身真功夫。他能在摆着两盆盆花的条案上,先穿梭似的打一套猴拳,然后在盆花上扎马步一小时。他对棍棒、七节鞭也极为精通,在陶然亭黑窑场走会时,他能站在奔驰的马车上耍弄钢叉,令当时的名武生俞振庭啧啧叫绝。秦稚芬后来做了梅兰芳的保镖。民国二、三年(1912、1913)间,出现了戏班争夺梅兰芳的纠纷,一位田老板因未能争夺到梅兰芳,就想教训一下梅先生。一天上午,田老板带着36 名武把子到鞭子巷梅宅寻事。梅兰芳闻讯从后门直奔秦家。
秦稚芬则飞快迎上前去,双方一言不合,秦稚芬扯开大褂,抽出一根防身用的三尺马棒,挥手就打。36 名武行没见过真阵式,有的被打翻在地,有的被打伤腿骨,个个狼狈逃窜。隔了一个月,田老板又派来四个彪形大汉,在给孤寺门口的空地上与秦较量,秦稚芬抡起七节鞭,四个大汉一个被打破脑袋,一个后脊梁中了一鞭,另两个招架不住,拔腿便跑。过后纠纷得到解决,只是与武术无关了。
梅兰芳6 岁学艺,每天天蒙蒙亮就由师父领到城墙根去喊嗓子、踢腿。稍长之后,又跟着姑丈秦稚芬学习多种拳术,以及跷功和武把子。秦稚芬应当是梅兰芳第一位武术教师。梅兰芳成名以后,坚持以武术锻炼身体。在他蓄须明志息影舞台期间,每天打两套太极拳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搬到护国寺居住,他的床旁桌几后面倚放着一把分量不轻的钢制宝剑。每天用这把剑练习剑术。《梅兰芳舞台艺术》曾拍摄了他在家中练太极剑的画面,用的就是那把剑。梅兰芳六十多岁时,依然能在《霸王别姬》“舞剑”结尾时下腰拧身,足见他的功夫是多么扎实。这是他艺术长青的关键所在。
梅先生是将武术中的技艺作为营养借鉴到戏曲表演上的典范。为人称道的《霸王别姬》的舞剑,就是他集几十年武术经验,结合舞台需要和京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而创造的。
舞剑是《霸王别姬》的精华,梅先生说:“万不能把它(舞剑)演成武术表演。《霸王别姬》里的舞剑,是把京剧《鸿门宴》和《群英会》的舞剑,还有《卖马当锏》的舞锏的舞蹈加以提炼变化,同时吸收国术中的剑法汇合编制而成的。”这段舞剑绝非哪门哪派的剑法,而是京剧梅派表演艺术的精华。
程砚秋先生也是位武术迷,他曾向“醉鬼张三”张长祯学过“三皇功”门的功夫,又向太极名家高紫云学过太极拳及对练方面的武功。他在舞台几十年,从未忽略过武术的研究,从兵刃到技术,曾有许多新颖的设计。
程砚秋疾恶如仇。1943 年在上海演出结束后途经天津返回北京时,在车上拒绝日伪车警的勒索,伪车警恼羞成怒,下车时,纠集伪特务数人于前门火车站无理寻衅,意欲殴打程先生。多亏程先生精通武术,孤身击溃了四五个特务,身体发肤未受丝毫损伤,抽身脱险。此事以后,程先生誓不屈服日伪淫威,遂隐遁西郊青龙桥,务农陇亩,谢绝舞台。
外功三境界:易筋、易骨、洗髓。内功三境界:练气化精、炼精化气、御气还神。一层一境界,戒骄戒躁,一曝十寒。功夫始于勤练,成于坚持。
武 宗|天下武术宗成
微信ID:
ikunfing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写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