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武学打开世界

关注“武宗”,学天下武功


正 文

香港的社会环境,和台北其实很像,平常要抽空来练拳,真是很不容易。然而练拳相对於其他的运动,这却是廉价的,而且对身体、对头脑而言,都会很有收获。在练拳的过程中,就算只练了一招、两招,对将来往往会很有用。打球的话,至少也要有二人;相对於练拳,却是自己一个人也可以练的,可见练拳是相当方便,是很适合现代人的。


作为一个有心练拳的人,从一开始就是为自己安排好,无论如何一定要拨出时间去练习。拳术一定是这样子的,只要你去练,你就会得到;反之,你甚麼都不会得到。不过大家在练习时,应要朝比较自然的方式去练,不要操之过急。正如我们蹲桩,不能一下子就要蹲很低蹲很久,而是要渐渐地逐步去加强,要循序渐进,这样子你的身体才能习惯,这样子对身体才有帮助。


要知道,「运动」并不是一直动就会把身体锻练好的,在动的过程中,我们更要重视适当的休息。


在东瀛,有一本书名为《运动有害身体》,该书提及很多奥运选手,因为长期不断进行超负荷的练习,结果导致了许多身体的伤害。由此可知过度的运动,就会造成伤害。正如我们如果长期打沙包,打伤了手就涂跌打酒,让他皮肉复原就继续打,期望这样来强化身体;但长期而言,这不但是没有用,甚至会让身体更差。因为在中医的概念里,受伤一定会有瘀血存积,如果我们不把瘀血先清理掉,就继续去运动,只会让瘀血越积越多,间接影响血液运行,久而久之构成心脏的负担,最终会变成高血压。


而我们的锻练身体的方法,首先就是要让血液流通畅通,在感觉很顺畅的情况下去运动肢体,让身体内不存在障碍。我们这概念,是和中医对保健身体的理论相符合的。


其次,是透过肢体操作,去加强保护自己的能力。我们如果把身体操练纯熟,身体对外界的敏感度便会增加,就更能体会外界变化,例如天气变凉了就能立刻感觉到,从而知道加穿衣服来保护自己。


其三,我们透过固定的团体练习,使大家的动作依照标准而统一。因为自己一个人练,久而久之动作会依自己的意思而变,而失去了招式本身的意义。唯有一群师兄弟一齐练习,才能使大家动作不致偏离,并透过互相修正,让大家都合符动作的标准。在标准的动作之下,就能大大减低因错误动作而带来的伤害了。


万一真的受伤了,记得第一时间去找医生。其次,可以透过开展的运动,例如柔身六法等,慢慢调适身体,减轻身体负担。这方法,对付日常累积的压力,也是相当见效的。


在我们练拳的过程中,「弹腿」这套路一般是第一个学习的课程。弹腿的特性,是几乎全为开展的动作,而开展中又不能做超过身作的标准,一超过标准便是翻筋悖骨。要保持动作开展,而又不能太过,因此动作角度的拿捏是很重要的。而展开时肌肉又不能硬起来,要保持放松和弹性。所以当手放出去后,便要想著放松,同时可观察旁边的人,把自己的要领调整。由此看来,弹腿在学拳的过程,可说是相当重要的部份。


弹腿的动作,是拉长放松的动作,因此初学时不要想去发劲,因为一想去发劲,动作一定会变形。要等招式都熟习了之后,才可以尝试用力,但千万不要用太大力,否则很有可能会受伤;不要以为自己作动作是不会受伤的。所以在开始尝试用力时,只能轻轻试著用力,之后慢慢一点一点地加上去,一步一步地去练习用力的方法,才是有效率的学习。


而弹腿里,有非常多踢腿的动作,而这些抬腿踢腿的动作,是用「弹」来发动的,做的时候,把腿提起来,小腿自然地弹出去,这才是所谓的「弹腿」。


当做砸捶的时候,感到手臂很紧动作做不顺的话,就试著把肩膀放松,抬起手臂,然后再拳放下去。一收一放地做,一步步地熟悉动作。当大家的动作纯熟已达一定程度,而遇到大家动作的做法略有分别时,可以透过互相讨论,及询问助教及教练,比较看看这动作的这一种做法好,或第二种做法好,抑或是还有第三种可能性。当有了几种选择时,如果看到别人的做法能打得很顺,你也可以自己试试看,比较看看。


每一个动作,一时间有能有不同的重点,例如出拳时,就注意拳为主;出腿时,就注意腿为主;然而在实际上,拳和腿仍是一体的。其实我们的腿步上步,是整个动作里最重要的部份。我们的目的是将身体送出去,而腿和手只需要配合步子,以去构成一个动作。出拳的顺序就是这样,你的手和腿平常也是如此,去配合身体的动作。


打拳的确是有「节奏」这概念,但一定要招式先熟,才能打出节奏。这二者是并存的。古人是先有技击,才有节奏,那节奏是为了技击而用的。而在表演时的节奏概念,就大大的不同,因为表演时会有「亮相」,动作做得很大,因此连节奏也不一样了。


如果你练拳的方向是为了表演,那你的节奏就随著动作而做;如果是要技击用的,那就完全不同了。


总而言之,在练习弹腿时,动作要放松一点。打每一招,先把手和腿收起,然再发出去,这样子有关的部位才能练得到。


我从七六年开始,就在刘老师门下练习。在当时而言,我只知道本门有八极拳,但感觉得遥远,自己根本碰不到。


其实我在最早开始练拳的时候,是练南拳的。后来练了三年螳螂拳之后,有机会进入刘老师门下,经过一段时间后,终於开始学习八极拳。在当时那年代,是很少人练八极的,在宝岛只有刘老师和中央国术馆在推广。


然而,我对八极拳有比较深入地认识,却是最近几年的事。那是在刘老师去世之后的事,当时我们一群师兄弟失去了倚靠,唯有自己进行研究。慢慢地,我们发现过去我们往往是用螳螂拳或其他的拳种来解释八极拳,这是不错的,因此我们才开始尝试整理出八极拳的拳理,用八极拳的拳理来解释八极拳。当我们能有把握地说出八极拳的原理,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了。


而且,刘老师的贡献,也是经由他的学生才得以光大的。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个就是松田隆智,如果不是他透过漫画,使八极拳广为人知,恐怕今天八极拳仍是没没无闻,而海外也不会有那麼多人练它。


在九零年时,我们一群师兄弟去了大陆一次参加武术交流会;后来又再去了一次。经过两次的观察,我发现到其他系统的八极拳,和我们是不一样的。


这种不一样,或许是李师祖老年时对拳术的参透,并融入枪、棍法,使我们的拳和其他系统变得不一样。虽然长春系和我们比较接近,但终究还是不一样。


当然,我不是谈正统,我们也没必要去争正统。我们只需要知道,我们保留著老师的拳,练的是李书文晚年的八极拳。


而在我们练的八极拳里,「小八极」是从扎根练起,也就是蹲蹖步。在过程里,我们尝试不用力地去蹲,很呆板的蹲,把动作练成自然,从而练好下盘。


在八极拳里,很注重单脚训练,这是为了把一脚当两脚用。要用一脚来支撑自己,还能打得到敌人,这一脚一定要很扎实。也就是这样,我们的下盘训练一定要很扎实。有许多拳种,例如咏春拳等,多是站定来打的,就和八极不一样。因此八极拳是很难用的,因为要从脚步以至用力,都要训练过才行。


当有了小八极的基础后,就可以练大八极。大八极动作比较大,是练习发出力量方法。


之后的六大开,是有几个训练层次的。例如用身体来训练下盘,便会透过低蹖训练,来使下盘的结构更稳固。


然后,我们才会练劈挂,练大枪。


练大枪是很重要的训练,因为当大枪一拿起来,沉肩坠肘、含胸拔臂等要领,就很自然地全部做到,纠正了身体的一切错误。但是现在很多人,不懂得如何练枪,而我们则有一套完整的训练及理论,可以精准地去进行练习。


如果我们没有这一套训练方法,练习的成果和原型一定有偏差,一旦出现偏差,就会容易受伤。记住,练拳时不要焦急,因为拳这东西,越焦急是越练不好的。


就训练用拳而言,练单招明显比较好的。尤其是已经出社会工作的人,在有限的时间下,练单招的成效会较好,对技击应用而言也较有效。


练套路,往往是应付的性质,往往是为了教学生、吸引学生而编造的。练单招才是实际,也是最好的训练,因为真正打人的时候,实际出一招就结束了。


拳打千遍,身法自然。古人有「半步崩拳打天下」的事迹,从而印证这讲法。多看多学的确是有好处,但如果想要练成绝招的话,单招训练是不可免的。


至於练拳的呼吸方法,当在练习走套路时,就不要理呼吸,只要自然就好。要注意的,是蹲桩的时候,那时要数自己的呼吸,但一定要畅顺,不要把自己的呼吸越练越乱。而出拳时,我们一定是吐气或闭气的,如果是吸气的话,就一定不对。


「哼」「哈」劲,是运拳时感到气积於体内,透过哼、哈来吐气,使呼吸顺畅,并使力量完整。其次,发声也可以有惊吓敌人的效果。


宗主推荐关注


武宗·武术群大全

(微信群+QQ群

武宗·武术资料大全

(各派武学经典秘本)


推荐阅读National Day

☀ 易筋经·筋健功

☀ 练武术最重要的是什么?

☀ 马家枪·二十四势枪法

☀ 国家未来5年的武术发展规划

☀ 练武术最重要的是什么?

☀ 无上天竺神功

☀ 洗髓经(视频教学)

☀ 传武正道·古代功夫训练法

☀ 少林·大金刚气功

☀ 《浑元剑经》剑髓千言

☀ 睡仙功·绝谷食气法

☀ 丹道周天功·握固功

☀ 道家·混元丹功

☀ 金刚禅·鹤步登天功

☀ 六阳神功·眼睛功

☀ 岳家拳·九连环拳(全)

☀ 绝世桩法·降龙伏虎桩

☀ 武当·内家增力功法

☀ 八大名山棍(革山棍)

☀ 武当·九龙狮子功

☀ 秘传·丐帮棍法

☀ 什么是武术中的天人合一

☀ 如何练好太极拳?

☀ 销魂夺命·八卦连环掌(实战)

☀ 罗汉眼力功

☀ 气功·精源功

☀ 什么是形意拳?能1年打死人

☀ 内家·龙筋虎骨之意

☀ 用劲求劲之法

☀ 现今的武术,离真实的武学差多远

☀ 什么是八极拳?

☀ 《拳经》· 十八字诀(语音)

☀ 女子五禽戏

☀ 八卦掌·内功呼吸法

☀ 国术(传统武术)修习门径

☀ 内家拳发力的秘诀

☀ 《太极法说》杨氏家传拳谱

☀ 《心一拳术》姬氏武学之大成

☀ 少林龟背铁甲功

☀ 形意拳·万法桩功之三体式

☀ 宁使所学失传,也不将就收徒。为何?

☀ 天山派丹道周天功·胎息功

☀ 秘传·笔挝十五法图说

☀ 武松脱铐拳(上)

☀ 秘传·双锏二十四式

☀ 国术·断骨残筋秘籍(慎用)

☀ 轻功·飞檐走壁术

☀ 秘传·铁扇功

☀ 秘传上乘刀法·猴鹤双刀二十九式(精奇诡异)

☀ 少林拳《易筋经》·柔劲功

☀ 子午门三十六杀手功·断魂掌

☀ 青城·八仙剑(全)

☀ 古传·壮腰八段功

☀ 太极内劲·锯滚错劲

☀ 侠门·无极神力功

☀ 虎鹤门·铁桥三五行拳

☀ 秘传·方天画戟十四法(全)

☀ 正宗·少林搜风掌

☀ 真传·三十六手板斧法

☀ 南少林·胡氏大力鹰爪功

☀ 华佗·五禽戏

☀ 《拳经》· 太祖长拳三十二势图解

☀ 《拳经》· 十八字诀

☀ 五禽戏急行术

☀ 峨眉·佛门九宫掌

☀ 秘传·二十四式六合金枪(戚继光)

☀ 武宗·武术电子资料大全

☀ 武宗·武术群大全(微信群+QQ群)

短视频号Short video

▪视频号

▪快手号

▪抖音号

武术交流群Exchange group

20多个武术交流群期待同好者加入,熟读群规,珍惜武友,自律给你自由!

武术资料请入QQ群下载·群号:813497508

《武宗》——天下武术宗成。每天分享各门派各拳种武学知识,以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格式展现传统武术国粹的魅力,同时传承和发扬武术(武品、武技、武功)的实用价值。武宗“以武学打开世界”为宗旨,以“智者不匹夫,武者无懦夫”为目标。学功夫,除了强身健体,掌握真正的技击能力才是武术之魂,武学之精髓!欢迎您的加入~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搜索更多功夫


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武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