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卦掌总诀
八卦掌,走为先,变化虚实步中参。
收即放,去即还,指山打磨游击战。
走如风,站如钉,摆扣穿翻步法清。
腰为毒,气为旗,眼观六路手足先。
行如龙,坐如虎,动似江河静如山。
阴阳手,上下翻,沉肩坠肘气归丹。
抱六合,勿散乱,气遍周身得自然。
摆扣步,仔细盘,转换进退在腰间。
脚打七,手打三,手脚齐进莫迟缓。
胯打走,肩打撞,委身挤靠暗顶膝、
高不挡,低不拦,迎风接进最为先。
数语妙诀掌中要,不用纯功也枉然。
习练八卦掌要做到,“行步轻如鸿毛,静止稳如磐石”。走转时,“形如游龙, 视若猿守, 坐如虎踞, 翻似鹰旋”。龙形,猴相,虎坐,鹰翻是八卦掌的身形,身法和步法的变化及特点。
八卦掌之锻炼要领
顺项提顶;溜臀收肛;松肩沉肘;实腹畅胸。
滚钻争裹;奇正相生;龙形猴相;虎坐鹰翻。
拧旋走转;蹬脚磨胫;曲腿趟泥;足心含空。
起平落扣;连环纵横;腰如轴立;手似轮行。
指分掌凹;摆肱平肩;桩如山岳;步似水中。
腹乃气根;气似云行;意动令旗;又似点灯。
展放收紧;动静圆撑;神气意力;合人集中。
八卦真理,俱在此中。
八卦掌的特点
一走,二视,三坐,四翻,也有人称其特点是走,转,拧,翻。
一走,八卦掌的绕圆走转,必须做到‘形如游龙。
二视,八卦掌要做到手眼相随,眼睛如同猿猴的眼神,机灵而有警惕之意。
三坐,八卦掌走转时,要有坐樁之妙,要十分坚定地如虎坐时的神态。
四翻, 翻是发于瞬间的翻转身动作,灵敏而洒脱,如同鹰在空中盘旋时翻身的姿势。
八卦掌之四德八能
八卦掌之四德即顺、逆、和、气。指拳术中用力之时要身体顺其自然—顺;力无外放,尽力回缩—逆;力无所求,心平气和—和;练先天之精化后天之气归于丹田—气。 八卦掌之八能,推、托、带、领、搬、拦、扣、截八种对敌的技法。
八卦掌之八反
八卦掌之八反是指八卦掌的八种与外家拳完全相反的八种用法即。
一反:进步先进前步,退步先退后步。
二反:入则直步,出则弯步,跨则横步,回则倒步。
三反:人则五花八门,我则静逸待劳。
四反:人则拳打脚踢,我则穿掌掩肘。
五反:人则使稍节,我则使稍先使根,梢是手,根是肩。
六反:人则用拳变拳,我则用直伸掌。
七反:人则回身才能对后,我则动步即按八方,外家拳只打六路,八卦掌打十方。十方为四正四隅和左顾右盼。
八反:人则挺身直进,我则掌到步随。八卦掌步法是制人的战术,八卦的腰是全身的主宰,功则先用肩,跟则先用步,动则先用腰。八卦掌之手法,根本源于腿而后连于手,主要在于腰。故,八卦掌理论有“百练不如一走”之说。
八卦掌练功十要
1、静
静非虚无之静,乃意念须集中,即一真字。于静中求动,动中求静。如溪水潺潺共大山,山峦之幽静,唯显涓涓细流一缕之动,涓涓细流又衬巍然大山浑然之静。
2、松
松即全身放松,周身关节放松,以求得自然。松则气血畅通,松则能静心静气,松则能沉肩坠肘。
3、塌
即要往下松沉塌劲,腰松沉下塌,重心下降则气自然沉于丹田。肩坠腰,腰坠胯,胯坠膝乃至气沉;肩沉,肘沉,腰胯坠沉,方使周身上下浑然而成一团,以达于三真,即心真、神真、力真,使气不松散,浑圆一气,凝聚如球而汇于丹田。
4、扣
即扣脚合膝,脚扣膝合方能生裹劲,得合力,裆部方能防护严紧,谷道方能缩收。
5、提
即提肛 ,提尾闾。肛须用意提起,方能使气固于丹田,使任督二脉由下部接通而使真气由任脉下行入督脉,以令督脉畅通。
6、顶
舌顶上颚,头顶天,掌顶前,谓之三项。舌顶上颚可接任督二脉,此谓搭鹊桥。即前后关贯通小周天之功,头上顶,则脑气振。脑气振,,则精神焕发,尾闾方能中正,周身气脉畅通,进而可生项背之力,即如歌诀所云,尾闾中正神贯顶也,掌前顶,则气血畅通无阻,意之所至即气之所至,气之所至则力之所至。
7、裹
即肘肱往里裹劲,惟有肘臂往里裹劲,方可达胸空背紧,而生合抱之力。如抱一物状,抱成一个整劲,拢成周身上下一团。
8、垂
即沉肩坠肘,肩垂则气沉,气沉则力真。肩沉则肘坠,肘坠则腕塌,腕塌则掌心涵蓄,掌心涵蓄则掌指沉实。
9、穿
穿掌为八卦掌独擅之手法,连环穿掌换势,可致敌方措手不及,目乱神迷,无所招架。即如歌诀所云,天然精术怕三穿也。
10、缩
胸要涵蓄,两肩两胯往里合劲收缩,周身上下好似弹簧,收缩蓄力,一触即发。
免责声明:本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分享,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更改或删除。
写评论